![]()
第六届《中东》结束了吗?以色列处于几十年来最安全局势,伊朗称:不可能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
当地时间10月13日,特朗普总统专机抵达耶路撒冷机场。当他走进以色列议会时,他面对镜头,高调宣布“加沙冲突已经结束,哈马斯将解除武装”。这一消息使长达两年的冲突暂时结束。更引人注目的是随后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加沙峰会。特朗普和埃及总统塞西带头。 30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讨论加沙战后规划。不过,在这次关系到加沙未来的会议上,冲突双方以色列和哈马斯也都没有派出代表。这成了一场“旁观者操纵的和平闹剧”。更引人注目的是会议前的插曲。特朗普突然邀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出席他在没有通知其他参与国的情况下举行了会议。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得知此事后,直接表示正在等待专机。如果内塔尼亚胡敢靠近,他会立即掉头飞回家。最终内塔尼亚胡以犹太传统节日为借口取消了行程,埃尔多安的专机也仅部分降落。这场闹剧也让特朗普主导的“和平协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讽刺意味。要了解这场冲突的严重性,我们首先要看到它的定位——许多分析人士将过去两年的加沙冲突称为“第六次中东战争”,这是不合逻辑的。自2023年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并引发冲突以来,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早已超过该地区普通冲突:加沙200万民众的家园几乎被夷为平地,原有的大学、海滨浴场和齐全的生活设施已全部被摧毁。数千人死伤,更多人无家可归。以色列也付出了1500多人生命、数百名士兵被杀、数十名人质被劫持的代价。更重要的是,它对中东格局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往的中东战争。回顾双方的得失,一切。尽管人质交易导致以色列释放了1900多名巴勒斯坦囚犯,但与损失相比,这种“收获”根本不算什么。战后,哈马斯领导人普遍被撤职,数千名武装分子被杀。加沙原有的绝对统治已经不复存在。 10月11日,哈马斯高级官员不得不宣布放弃对加沙的统治。必须向巴勒斯坦国提供放下武器的条件。加沙有人直言,哈马斯当初高喊“为巴勒斯坦人而战”,最后却炸毁了大家的家扔进垃圾桶。这种“成功”只是自欺欺人。反观以色列,这场战争创造了几十年来最安全的周边环境。北部的黎巴嫩真主党动不动就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现在已经好几个月不敢越境,几乎濒临退出历史舞台。叙利亚事变后,新政府主动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色列还对伊朗核设施进行了两次空袭,并对胡塞武装进行了数千英里的突袭,从源头上消除了潜在威胁。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两年的战争中,以色列政府和军队没有一名高级将领在行动中阵亡。这一“高层零损失”的记录,为战后谈判提供了充分的主动权。在以色列忙于巩固安全成果之际,特朗普推出了新的支持计划波萨尔。上个月,他公开表示,“谁知道呢,连伊朗也可能加入《亚伯拉罕协议》”,并希望将伊朗纳入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阵营。这一提议一出,伊朗就无情地泼了一盆冷水。 10月11日,伊朗外长阿拉格奇在国家电视台澄清称,特朗普的想法是“一厢情愿”。他还强调,“伊朗不会承认一个实施种族灭绝和杀害儿童的政权”,明确反对以色列。伊朗强硬的背后,其实是对自身实力的巨大否定。作为哈马斯等武装组织的“后台”,伊朗成为第六次中东战争的最大输家。它的代理人势力被摧毁或削弱。哈马斯失去了对加沙的控制,胡塞武装遭受多次袭击。国内问题很多,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高得惊人,而且越来越多的公众抗议哈梅内伊的宗教统治。最致命的是问题是,核设施被美以联合空袭摧毁,短时间内无法重建。原本依靠核力量威慑以色列的计划被彻底破坏。如今,要求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建交的呼声日益高涨,伊朗已被推向孤立的边缘。不过,这种“和平”能否持续,还存在一个问号。虽然现在以色列安全了,但哈马斯并没有被彻底消灭,战争期间巴勒斯坦平民大量伤亡,在民众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正如中国武侠小说中所言:“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如果以色列不找到与巴勒斯坦人合作的办法,可能会面临比几十年后“阿克萨洪水行动”更残酷的报复。特朗普主导的停战协议并未解决巴以主要问题冲突。只是给了双方矛盾发酵的时间。有一天,一场小冲突可能会引发战争。当前中东局势十分明朗。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前,巴以冲突是该地区的主要冲突,但现在伊朗问题已成为新的主要冲突。许多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以色列内部也有承认巴勒斯坦的声音。只有伊朗及其特工还在叫嚣着“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掉”。第六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的安全优势更加明显,而伊朗却步步衰落。未来中东能否实现真正的和平,取决于这两股力量的博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